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两首形象生动的禅诗,禅意浓厚,更给人一种悠然和宁静的感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1 08:21:22    


《流水》

宋代:释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释守净,号此庵,他自小家境贫寒,不得已才出家谋生。可是由于他勤奋好学,悟性极高,深受大家的尊重和敬仰,后来便在福州西禅寺成为了住持。

僧侣们平时的生活简单而又有规律,在一般人眼里却显得极其枯燥。诗僧喜欢读书和思考,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自然景物,他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作者在这首诗中以流水、行云作为事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流水汩汩、白云悠悠,自在悠闲、无忧无虑,巨石无法阻挡水流前进的脚步,天宇成为云霞表演的舞台。但其实云与水只是没有情感的事物,它们也毫无机心。

所以诗僧告诫人们,“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流水一去不复返,不会因为留念美好而驻足不前。白云虽然漂浮不定、来去无踪,但也仿佛随心所欲,无所阻滞。

自然界的铁树开花,令人感到春意盎然;凡夫俗子若是能够懂得放下执念、善于包容,也就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如果尘世间的人们可以效仿云霞与流水,不受约束,不慕名利,悲喜不记挂于心,洒脱超逸、任运随缘,也就少了无数烦恼。

《禅悦》

清代:张问陶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张问陶,号船山,清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在入仕后曾在朝廷担任要职,晚年辞官归隐,并畅游天下江河湖川。诗人见多识广,朋友众多,更是儒释道兼修,这首诗就抒写了作者对禅理的诠释。

传说高僧支遁曾派遣使者,请求购买仰山旁边的沃洲小岭,并打算将其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处。作者熟知这个典故,于是就此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要门庭清净、内心豁达,就与禅家的闭门修炼无异,不必非要效仿古人,花费重金买山修行。

虽然说出家人处于深山野岭之中,由于环境幽静、远离喧嚣,容易忘记得失,也方便自己抛弃那些贪瞋和爱欲,但是如果内心浮动、朝三暮四,无论在哪里修行,最后都是一场空。所以作者认为,修行应该不拘泥于形式,关键在于心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