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0年10万余名学子考上本科,一个古村年收入9亿元……在凉山感受“万千气象”|五彩大凉山 万千气象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22:06:00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罗石芊

4月18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凉山行走进凉山州西昌市,探访西昌市怀远学校与大石板古村,感受高质量发展中的“五彩大凉山”。

从“砸锅卖铁办教育”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近10年来,凉山州10万余名学子升入本科院校学习;从一度陷入沉寂到“重回C位”,2024年,大石板古村实现旅游收入超9亿元……一个个点位数据的背后,四川凉山正在发生着巨变。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10万多名学子升入本科院校学习

4月18日上午9时许,在西昌市怀远学校报告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展演活动正在进行。

“我成为运动员,是因为我想买下家门口的小卖部……”现场,世锦赛跳水冠军邱波以“小时候的梦想”为切入点,分享自己从体校走向奥运会领奖台的经历。随后,《凉山里的稻香梦》《红星闪耀》《一双红军鞋》等节目陆续上演,带领现场师生踏上了一段特别的追寻红色记忆之旅。

邱波分享个人经历

这场活动,是凉山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缩影。近年来,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浪潮中,凉山坚持丰富和创新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形式,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有效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目前,已建立优质红色主题思政节目库,打造出具有凉山特色的红色主题思政节目40余个、红色文化思政精品课45节。

“如今,这片土地上书声琅琅、希望涌动,孩子们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党晓刚表示,近年来,凉山将发展教育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变孩子未来的重要举措,从“跋山涉水”到“家门口”入学,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吃饱饭”到“追梦想”,凉山州的教育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思政课展演

如今,昭觉县火普村幼教点的孩子们能在温馨的校园里玩耍,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坐落在群山之中;昭觉县悬崖村的孩子们能够与成都学生同唱一首歌,西昌民族幼专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实训室用AR技术模拟教学场景,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进更高学府。

数据显示,近10年来,凉山全州义务教育在校生增加1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9%。随着“县中振兴”“县中托管”等项目推进,10万余名学子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本科录取率从26%提升到42%。同时,加快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行动,深入实施新时代“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全州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增至9万余人,基本实现“愿读尽读”目标。

“步入新时代,从‘砸锅卖铁办教育’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凉山教育,路虽远,行则将至。”党晓刚表示,“站在新起点,将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持续办好凉山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24年实现旅游收入9.06亿元

大石板古村有了新规划

大石板古村 图据西昌融媒

踏进大石板古村,一眼就望见石板铺就的小径上,身着色彩艳丽民族服饰的旅拍游客穿梭往来,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大石板古村拍照的游客

这座位于邛海南岸的古村,背靠螺髻山,面向邛海,三面环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曾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2019年,大石板乡村振兴一期项目启动,开启了蝶变之路,以保留古村文化和村落原貌为核心,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重构,修旧如旧、修新如旧蜕变后的大石板村黛瓦青砖、古寺巍峨。

依靠“古村落+新民宿”的双轮驱动,大石板社区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从传统农业、渔业开始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发展,逐步实现市、街道、村社区的功能互补,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以全新的面貌“重回C位”,名气也越来越响。

随着人们对旅游体验感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拍”在大石板村应运而生。身着民族服饰,在灵鹰寺外的“网红橙墙”留下一张极具民族风的照片,成为游客“打卡”大石板村最为热门的方式之一。

大石板古村 图据西昌融媒

“目前,古村内有232家酒店民宿、85家餐厅、65家‘旅拍’门店,整个社区已有415户居民参与到经营活动中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据大石板社区党支部书记尹俊介绍,近年来,大石板古村确立了由传统农业渔业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的方向,村里建起了特色餐馆、书店、茶室等业态载体,2024年,大石板古村共接待游客19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6亿元。

2021年,见家乡正在发生“巨变”的肖文芳,果断辞去外地的工作返乡创业。在古村里,她利用自家的老院子,戴上围裙,给父亲老肖打起了下手——“老肖鲜鱼馆”开张了。“我们主要是卖一鱼三吃,去年一年总收入大概是200万元。”对于未来,肖文芳有着朴实的期待,“希望把鱼馆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大。”

“未来,我们将把大石板古村周边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建设一个占地200余亩的种子乐园。”尹俊说,为了让游客留得下来、玩得开心,将持续探索不同的游玩项目,丰富游客体验。

近年来,凉山深入实施“文旅强州”战略,着力培育“五彩凉山·夏季清凉”“冬季暖阳·凉山不凉”特色品牌,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四川文艺副中心。

在大石板古村,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绍奎发出诚挚邀请:“我们真诚邀请各位朋友夏季来畅享清凉,冬季来拥抱暖阳,到‘彝海结盟地’感悟红色脉动,在‘五彩大凉山’邂逅星辰大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