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4:05:00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全球健康的守护者。”4月15日,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年卫生健康对话(以下简称“对话”)在广州的中山大学举行。
面向来自中美两国的130余名青年医生及医学生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昕讲述了中美两国之间通过医学所搭建的桥梁。他表示,“中美两国青年虽然相隔万里,但都有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创新的热情。当青年打破地域界限,知识的边界便能无限拓展。”
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广东省医院协会承办。来自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知名高校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学生及青年医生代表,与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北京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中国知名医院、医学院的青年医生代表一起,用医学架起了中美两国友谊的桥梁,延续“鼓岭情缘”。
当“鼓岭情缘”遇上中山大学:传承历史精神,回应时代责任
19世纪80年代,包含美国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的侨民来到中国福州生活。福州市东郊的鼓岭,气候凉爽,每逢夏季,很多侨民选择到鼓岭居住。他们在鼓岭修建别墅、医院、网球场、游泳池、邮局等设施,并与当地居民结下深厚情谊。
1992年4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记事”专栏刊发的一篇征文作品《啊,鼓岭!》,生动讲述了一个跨越中美、持续数十年的感人故事。一个名为密尔顿·加德纳的婴儿,于1901年随他的父母来到福州生活,这一住就是10年。1911年,他们举家搬回美国,但儿时生活过的鼓岭成为加德纳魂牵梦萦的地方,他总想有生之年回去看一看,但未能如愿。直到弥留之际,他口中仍喃喃不绝:“Kuliang,Kuliang……”
加德纳去世后,其夫人伊丽莎白·加德纳多次来到中国寻找“Kuliang”,后在《啊,鼓岭!》作者刘中汉的帮助下,她从丈夫保留的与中国亲友往来信件上,发现印有“福州·鼓岭”字样的邮戳,终于确认了“Kuliang”就是鼓岭。
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到报纸上的文章《啊,鼓岭!》后,指示有关部门同加德纳夫人取得联系,热情邀请她访问鼓岭,帮助她完成丈夫遗愿,鼓岭故事由此开始广为人知。
2023年、2024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相继成功举办“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延续这段美妙的情谊。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是西医在中国的发源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在与中美青年代表交流时表示,始建于1866年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是中国第一所西医的医学院校,中国西医历史上诸多“第一”诞生于此。肖海鹏说,在这里举行对话,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致敬了这里的开放、包容与创新。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则谈道,今天我们以“鼓岭人”为纽带,将中美两国青年的目光聚焦于卫生健康这一人类共同问题,既是对历史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时代责任的回应。
中美青年医生及医学生代表参观中大校史馆
中美青年代表对话:独行快,众行远
记者在对话现场了解到,过去5年间,超过2000名中美医学生,通过交流项目参与公共卫生实践。沈昕表示,这种面对面交流所培养的理解与信任,正是化解误解、消弭分歧最坚实的基石。
2025“鼓岭缘”中美青年卫生健康对话现场
耶鲁大学医学博士Lauren Raymond在分享此次中国行时提到,此行让她了解到很多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渊源。“我们的共同使命,是改善人类的健康与福祉,这是超越国界、政治乃至经济的共同使命。”Lauren Raymond说,“在一个互相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中,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面对全球的公共卫生挑战,因此,国际合作不仅重要,而且必不可少。”
Transparency
Lauren Raymond还提到,此次中国行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榕树,“我从榕树想到了合作的意义。从最初的单一树干,慢慢发展成庞大的树根和树枝网络。每一个部分相互支持,相互滋养,这与我们的国际合作非常相似。正是因为相互交织,它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养料。”
在采访中,Lauren Raymond向记者提到,她希望通过这次对话而结成的“网络”能够延续下去。“这里有研究伙伴,也有临床实践。我认为无论是医学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只有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相互学习,共同工作,才能携手走得更远。”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交流时,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Ansley Morgan Roche对以西医为主的医院是否有中医疗法感到非常好奇,并与在场的中国医生进行了交流。密歇根大学的医学生Noah Lee Carey则告诉记者,此行是他第一次有机会学习到针灸。他说:“我碰到一位心脏病治疗的医生,她向我介绍了人体不同穴位所代表的不同功能。我希望未来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相关知识。”
同样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医学生Kayla Blaise向记者表示,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来中国,但是她在美国最好的朋友之一是一位中国人。她说:“我在密歇根州的一个小镇长大。我和这位来自中国的朋友一直进行着跨文化交流。她把中国的月饼带到我家一起吃,我和她分享我熟悉的海地文化。这次行程,可以说是我与中国缘分的延伸。”
对话期间,中美青年代表聚焦“肿瘤学与心脑血管疾病”两大专科领域,围绕临床诊疗的最新进展、多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AI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以及医学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中美青年医生及医学生代表参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美青年医生及医学生代表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交流
中美青年代表参访广东省人民医院。主办方供图
在广东期间,他们还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等地进行交流体验。主办方希望通过在卫生健康这一中美两国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青年交流,共同探索医疗前沿的发展,促进中美医疗和服务水平的共同提升,为两国务实合作贡献青年力量。
文、图、视频|记者 谭铮 李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