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朝阳街社区:“五步”工作法 让“有结”变“有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1:42:00    

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朝阳街社区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目标,创新推出“宣、排、联、调、访”矛盾纠纷化解“五步法”,构建“全链条”多元解纷体系,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促和谐。

环绕式“宣”传 织密“信息网”

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在4个网格内细划微网格49个,每个微网格配备1名微网格员和多个志愿者,形成“专职网格员+微网格员+志愿者”的“1+1+N”的党建引领网格化新模式,将发现问题的“神经末梢”植得更深,解决问题的“毛细血管”织得更密,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更加敏捷、精确和高效。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邻里微光”小程序等平台,定期转发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法治教育等内容,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线下,组织网格员、微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深入网格,开展普法讲座20余场,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环绕式的普法宣传教育。

多举措“排”查 找准“矛盾源”

坚持“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重点时期集中排查制度,充分发挥网格员、微网格员“耳朵”和“眼睛”作用,深入居民小区、街头巷尾进行矛盾纠纷大排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及时获取易引发矛盾纠纷信息线索36条,做到大小矛盾纠纷排查到位,各类矛盾纠纷登记在册。重点针对邻里关系、家庭矛盾、物业纠纷等易发多发问题,采取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服务的方式进行及时化解,切实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多元化“联”动 开出“良方策”

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优势,联合驻区单位、物业企业、居民代表等多元力量,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3条,解决充电桩安装、小区停车不规范、小区环境卫生等群众关心问题12件;打造“红色议事厅”,解决井盖破损、消防通道堵塞等居民诉求18件;组建“红色智囊团”,解决居民楼排水,楼道堆积杂物等网格热点、难点问题33件。同时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中环洁、驻地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结合各自工作领域、政策法规和部门经验,从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角度出发,采取“小事”马上调、“大事”吹哨调、“难事”联动调的工作模式,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化解,真正做到因事施策、因事制宜,形成相互促进、密切融合、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共同构筑起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多方式“调”解 巧施“妙手招”

注重把握“事理、情理、法理”的有机统一,在调解矛盾纠纷时,网格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通过深入调查,确保调解过程建立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之上。同时,充分运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矛盾双方进行耐心细致的说理释法,帮助他们认清事理、明晰权责,在法律框架上重新审视和解决问题,力求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化解方案,促使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针对不同情况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化解,对于简易及一般纠纷,由社区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调处;对涉及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领域纠纷的,由行业性、专业性部门介入;涉及法律专业问题的,邀请律师、法律工作者协助调解。利用多种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起,全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跟进式“访”效 筑牢“稳定堤”

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矛盾纠纷调处跟踪回访机制,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分级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账,采取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纠纷动态,密切关注纠纷双方的思想状态与生活状况。对有风险隐患的,实行动态跟踪,在思想上再开导,在情绪上再安慰,确保矛盾不再“重生”;对调解成功的纠纷,组织签订和解协议,跟进掌握纠纷双方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巩固调解成果,做到“事心双解”。

(编辑:张瑶)

通讯员:苗臻

青科新闻:青春聚力量,创新探前路,以青少视角观天下。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351—404986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