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7 04:44:56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说到端午节,我猜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要是端午节这一天不吃个粽子,那这节就和没过一样。造型独特、软软糯糯的粽子,总是备受人们的喜爱,怎么吃都吃不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端午节的时候自己动手包粽子,因为自己包的粽子比买的更好吃,料足味美,食材也新鲜,吃着放心,还能和家人一起感受包粽子的乐趣,多好啊。
做粽子其实并不难,用料也很简单,除了主料糯米和你喜欢吃的馅料之外,就是包粽子必不可少的一样材料——粽叶了。其实粽叶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粽叶如果不经过正确的处理,是很容易断裂的,粽子就包不成了。所以粽叶不能直接用,在包粽子之前一定要先把粽叶煮一下,对粽叶进行杀菌消毒的同时,还能促进粽叶吸收更多的水分,使粽叶更加有韧性,这样包粽子的时候就不容易断裂了。
那粽叶能直接煮吗?凉水煮还是开水煮?煮多久?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今天我就一一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只有掌握了粽叶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做出成功的粽子,所以下面这些技巧和方法,大家一定要学会,一起来看一下吧。粽叶不要直接下锅煮,多加一个步骤,粽叶更加有韧性,不容易断裂。
粽叶不要直接煮,一定要先浸泡一下,尤其是干粽叶。干粽叶经过脱水制干处理之后,叶片比较脆,直接煮的话容易断裂。所以我们在煮粽叶之前,一定要先将粽叶进行清洗浸泡,等叶片吸收一定水分之后再煮,这样粽叶不容易断裂。
干粽叶浸泡如果使用冷水的话,通常需要浸泡一夜的时间。要是不想等这么长时间,可以用温水,大概浸泡1-2个小时,粽叶就会变得比较软,然后再下锅煮就可以了。泡粽叶的水里最好加上一勺食盐,食盐可以增加粽叶的韧性,这样泡出来的粽叶更加不容易断裂哦。
煮粽叶最好开水下锅煮,因为粽叶如果用冷水煮的话,煮的时间太长,香味就没有了,而且粽叶会变黄。所以最好先把水烧开之后再放入粽叶煮,这样粽叶韧性好,不容易断裂,还有粽叶独特的香味,颜色也会更加翠绿,不发黄。
粽叶开水下锅之后,小火煮10分钟左右即可。煮的时间不能太短,太短的话杀菌不彻底。也不能太长,时间太长容易对总而言之的新鲜度有影响,而且会丧失粽叶的清香味,甚至导致粽叶不能再使用。
粽叶煮好之后不要一直把它放到锅里,立即捞出来过凉水。如果一直放在锅里的话粽叶会变黄,韧性也不好。过凉水之后粽叶的韧性会更强,更加不容易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