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1:14:00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4月24日,2025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会上,资阳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郑小清的一番推介,让众人对中国牙谷的崛起之路有了清晰认知。这颗在口腔产业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资阳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郑小清推介发言。
“要了解中国牙谷,先得认识它所在的资阳。” 郑小清开场便介绍起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资阳,作为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濛溪河遗址、“资阳人” 遗迹见证着数万年的人类发展历程。这里人文荟萃,东周苌弘、西汉王褒、南宋秦九韶,还有陈毅元帅,他们的成就为资阳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境内10万余尊摩崖石刻造像,其中紫竹观音更是被誉为 “东方维纳斯”。
区位优势则是资阳手中的一张 “王牌”,也是中国牙谷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石。资阳是四川唯一直接连接成渝“双核”的地级市,距天府国际机场仅18公里。在交通方面,成渝中线、成达万、成自宜高铁3条出川大通道均设站于此,实现 “县县三高速”,“县县双高铁” 也即将成为现实,还是西部唯一通地铁的地级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构建起辐射西南、联通全国、迈向全球的立体交通枢纽,也为中国牙谷吸引全球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资阳还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为中国牙谷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当地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交通装备、食品轻纺、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国最大的内燃机车生产基地、西部首个商业火箭研发生产基地都坐落在此,“资阳造” 商业运载火箭今年1月成功发射;天然气储量达2万亿立方米,是四川打造 “气大庆” 的主力军;众多食品鞋服企业入驻,让资阳成为西南最大预制菜生产基地、西部最大运动鞋生产基地。
如今,历经8年精心培育,中国牙谷从萌芽成长为参天大树,构建起 “产学研销医养” 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在产业集聚上成绩亮眼,吸引 143 户国内外口腔企业入驻,其中15户为全球行业100强,如爱齐、盈纬达、NSK、时代天使等。产品种类丰富,335个“资阳造”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口腔类医疗器械出口额全省领先,还是全国最大口内扫描仪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是中国牙谷的核心竞争力。当地与华西口腔深度合作,共建科研创新联合体,设立科创转化基金,打造多个创新平台。投资3亿元的中国牙谷科技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获国家级CMA资质,拥有先进的电磁兼容实验室,创新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2025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现场。
而在审评审批服务上,中国牙谷更是开创先河。依托多个专业机构,建成国、省、市三级审评审批绿色通道服务体系,产品注册时间大幅缩短60%,“一类证当日办、二类证不排队、三类证畅通办” 成为现实,审评审批效率全国领先,目前已取得335张口腔产品注册证,II、III 类证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二、全国第五。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牙谷通过多种方式广纳贤才。组建由14位院士专家领衔的 “中国牙谷智库”,华西口腔专家定期指导,每年引进120余名硕博人才,资阳口腔职业学院每年输出2000余名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此外,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中国牙谷同样不遗余力。50万㎡标准厂房、3000亩工业净地随时迎接企业入驻,资阳保税物流中心(B 型)与 “中欧班列” 高效联动,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已投入使用,牙谷口腔专科医院即将运营,1400余套人才公寓、多家酒店一应俱全,为企业发展和人才扎根提供全方位保障。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推介最后,郑小清希望以会为媒、以会结友、以会兴业,搭建起政府、智库、企业多方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诚邀各界人士参与中国牙谷建设,引领行业走向新高度。
(资阳高新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