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画笔换锅勺, 她把热爱“画”进烟火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4:58:00    

绘画是石晓彤的梦想。在过去的五年里,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南至广西北海,东至山东青岛,西至新疆伊犁……她习惯,也喜欢坐在墙下,听着音乐、操着画笔,画着壁画。

从壁画师到厨师,这样的跨度发生在去年7月。由于身体上的不适,石晓彤与热爱的绘画告别,回到邯郸,摇身一变成了泡馍店里的小老板。

小店很小,90多平方米的空间,摆放着7张餐桌,最多能容纳28名顾客;小店不小,留存着她把热爱糅进生活的印记。

石晓彤在新疆吐鲁番馕文化民俗风情园画壁画


拿起画笔她是壁画师

4月20日晚7点,正逢饭点,复兴区八一路与学军街交叉口东南角的一家“清真白家泡馍”小店,被食客挤得满满当当。

推开店门,卤肉香气裹挟着烟火气扑面而来,而最引人驻足的,是墙上一幅幅色彩灵动的壁画。

有可爱的哪吒画像,也有鲜活的实景写生,画风稍显可爱,透着一股“憨劲儿”,让人忍不住追问:这些画从何而来?

画作均出自26岁的店主石晓彤之手。她高三时开始学习绘画,一入门便燃起了热爱。2019年,她和朋友开始画壁画。五年的时间,她跑遍全国,成了圈内小有名气的壁画师。

说起壁画工作,石晓彤有道不完的话。

“这是在乌鲁木齐新疆国际大巴扎旅游景区。这个景区里的壁画都是我和朋友画的。”“这是在成都一家饭馆里,还原的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画面。”……做壁画师时的回忆,石晓彤全“封”在朋友圈里,偶尔会翻出来看看,遇到熟悉的朋友,她更会自豪地介绍,“吐鲁番、成都、渭南、广州、青岛……别管你去哪儿旅游,看到好看的壁画,都有可能是我画的。”

她画过90多平方米的室内墙画,也画过上万平方米的大型涂鸦墙绘,至于画了多少幅,她数不清,只记得那5年,脚步不停,手中的画笔也不停。那时,她一天工作8-15个小时,遇到急活,当天就要交工,碰到大活,一干就是上月。

“别人觉得枯燥,我倒觉得新鲜,每面墙都等着我赋予灵魂呢!”对她来说,握着画笔的日子,只有享受,没有疲惫。

颠起锅勺她就是厨师

石晓彤是邯郸邱县人,自小跟着在西安做鲜肉生意的父母长大,直到高中为了考试才全家迁回邯郸。

从壁画师到厨师的跨界转行,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去年7月,她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景区绘画,可画还没画完,水土不服就出现了。炽热的天气,让她的皮肤出现了剧烈的反应,疼痒交加,十分难忍。远在邯郸的父母得知此事,劝她回家。

这次回家,家人都不想再让她来回奔波,至于以后要靠什么生活,也早为她做好了打算:依托家中现有的鲜肉生意,开一家餐饮小馆——做地道的清真羊肉泡馍。

店内主营羊肉/牛肉泡馍,按清真做法熬汤。炒馍更是特色。细分制作流程,也就是和面、打馍、切馍、泡馍,炒馍。“以前是画一天画,现在钻进厨房,就是一天,心理落差很大。”朋友打趣她“艺术家下凡炒菜”。

有绘画的天赋,并不一定有做饭的天赋。父亲教她做泡馍,她连锅都端不起来。“我这手拿惯了画笔,这十几斤的炒锅,真拎不动。”父亲看着着急,她学着也没耐心,但小店经营总要靠自己。

看着她满手的茧子,算是努力过的证据,因为只拿画笔,不会如此。回家次月,小店就开张了。店址没选在闹市,而是定在不被人注意的小巷里。

背街小巷,受关注一定会少,开业之初,生意并不是很好,她总想放弃,接着回去做壁画师,可她的父母哪会同意,都希望她留在身边。

开店的第二个月迎来转机,随着网红博主的一拨又一拨到来,小店生意也红火起来。

她把热爱“画”进烟火

小店的生意渐渐稳定,每日保底能卖出40来碗。

“来店的顾客多为回头客,朋友带朋友。”石晓彤说,小店的名号传到全市各个角落。“不少顾客专门从县里赶来。有的一周来一次。大家都说隔一段时间不吃,心里就馋。”顾客的回应,也让石晓彤找到了经营下去的信心。

当然,经营归经营,作画的念头,石晓彤从未断过。每晚关店后,案板变成画板,锅勺换成画笔,小店秒变画室。她沉浸在水墨丹青里,画山水、描花鸟,把对艺术的热爱一股脑倾泻在纸上。店里墙上、角落,到处都是她的作品,用色彩诉说着“厨师也能画画”。

最近,她琢磨出了新花样——把绘画和泡馍生意结合起来。每月换一次店内主题画,画的都是当季新鲜食材。食客们吃着热腾腾的泡馍,抬头就能欣赏到应景的画作,味觉和视觉都过足了瘾。“泡馍看着普通,却能暖人心;画画也是这样,只要用心,就能画出滋味。”石晓彤笑着说。

在她眼里,画画是热爱,做泡馍是生活,如今她把二者糅成了一团烟火气。她盼着这家小店不只是个吃饭的地儿,更能成为艺术与美食碰撞的小天地——既有咕嘟冒泡的热气,又有笔尖流淌的诗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