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种业“芯”动力 赋能粮油“豫”高产——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郑峥谈种业创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18: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正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为了详细了解这些科技创新的源头,展现院(所)长在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中的智慧与担当,本报特开展“听,院(所)长谈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聚焦河南省内各大科研院(所)的领军人物,透过他们的视角和声音,展现科研院(所)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将走进科研创新的前沿阵地,聆听院(所)长们对科技创新的独到见解,记录他们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让我们一起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共同见证河南省农业科研的辉煌成就与美好未来。

在河南省农业科技的浩瀚星空中,一颗颗璀璨的科研之星正熠熠生辉;在作物育种的广阔田野上,一项项创新的科技成果正茁壮成长;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正以强劲的势头引领种业创新的潮流。4月8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郑峥,听他介绍了该院过去一年在科研创新、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引领潮流

耕耘时日快如流,痴迷求索倦意休。过去一年,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在科研创新方面捷报频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切得益于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他们积极投身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成功获批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79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33项,省部级项目24项。这些项目不仅为该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更为其开展前沿性、关键性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在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应运而生。其中,“小麦优质高产亲本材料创制与郑麦379等品种选育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粮油作物领域唯一获奖的成果,充分展示了该院在小麦育种方面的卓越实力。此外,该院在花生基因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该院不仅解析了花生亚种起源的遗传机制,还鉴定出多个关键基因,相关成果在《Nature Genetics》和《Molecular Plant》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为花生的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同时,该院还对小麦、花生、大豆等种质资源进行大规模鉴定评价,挖掘出一批关键基因,并创制出45份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材料。这些成果不仅为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种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月31日,由《植物学报》编辑部牵头,组织植物科学领域的资深编委专家评选的2024年中国植物科学50项重要研究进展出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团队成果名列其中。他们通过对全球范围内花生种质资源的叶绿体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揭示了花生的遗传进化规律,并发现了花生表型多样化的遗传基础。这一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花生进化历史的理解,还有望显著提高花生育种效率。

示范推广:广泛覆盖 表现优异

在科研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在示范推广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广泛推广育成品种,本年度种植面积超3300万亩,其中多个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例如,郑麦1860以其优质高产的特点,成为2024年小麦全国推广面积第2大品种,也是河南省第1大品种。豫花37则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花生品种,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郑1307则是我省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占我省大豆总种植面积的20%。这些品种的优异表现,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示范推广效果,该院还建立多个示范基地。他们围绕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立271个示范基地,示范基地规模超50万亩。通过实打验收测产和高产创建活动,该院不仅创造了一系列高产典型,还深受农户和经销商的欢迎。

成果转化:协同推进 前景广阔

在成果转化方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同样展现出广阔的前景。该院通过创新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一批产量品质兼优的农作物新品种,并通过审定或登记。2024年,共有13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或登记,其中国审6个、省审5个。此外,还有102个农作物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或已申请登记)。这些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农作物品种资源,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

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该院还积极与地方合作,形成“科研单位+地方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推广模式。他们通过开展科技下乡服务、举办培训讲座、召开观摩会等方式,提升了农民科学种植水平,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还加强了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在种质资源共享和分子育种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展望未来:坚守初心 砥砺前行

作为主持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工作的副院长,郑峥深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表示:“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深知面临诸多挑战。2025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研究和创新能力,为河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百尺竿头,更尽一步。郑峥告诉记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将继续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还将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一定能够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