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5:00:00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坚定不移落实政府、监管和总行出台的各项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加快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高质量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坚决避免所有制歧视
1.主动降低民营企业客户融资成本。针对普惠小微客户实行差异化综合定价策略,通过贷款利率优惠、贷款贴息、综合定价等多种工具,扩大减费让利客户覆盖面,主动下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客户综合融资成本。
2.推进无缝续贷增量扩面,应续尽续、应转尽转。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的工作要求,扩大小微企业无缝续贷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普惠小微企业无缝续贷占比。
3.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减费让利工作。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客户负担,积极落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优惠减免措施,包括单位结算账户管理费、转账汇款手续费、电子银行服务费、支票手续费等,对民营小微企业客户一律由银行承担抵押登记费、抵押品评估费、保险费和公证费。
(二)加强协同联动,以综合金融服务为载体,形成民营企业服务合力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进一步加快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深化“商行+交易银行+投行+私人银行”四位一体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坚持系统思维,努力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发展合力。
1.加强供小联动。基于“横向落实跨部门联动,纵向打通业务全流程”的原则,安排供小联动专员,结合具体项目推进供小联动,通过共同拜访、联动营销、综合方案设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2.加强国小联动。统筹运用好本外币结算政策,利用线上化优势,推广“浙商交易宝”等汇率避险产品,为更多的优质民营企业提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和汇率避险服务,提升资金跨境结算效率。以“浙商数据保”等大数据模型产品,减少客户交易保证金占用,降低客户财务成本。
3.加强商投联动。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业务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叠加风险缓释凭证后发行债券,可以有效解决市场投资人对民营企业债券认可度不高的难点,助力民营企业债券成功发行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秉承善本金融理念,完善渠道对接,建立切实有效的融资对接服务机制
1.全方位打造“浙银金顾”向善品牌。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深化善本金融创新实践,提升善本金融品牌形象。以金融顾问工作室为抓手,加强银政合作、银企合作,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服务的温度和力度。
2.积极对接银担合作。继续与上海各区级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开展互信合作,进一步扩充银担合作范围,借助政府资源互通,聚焦区内优质企业,建立共同参与、合理分担的银担合作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融资成本更低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3.深化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精准对标精准施策,解决民营客户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扁平高效的组织体系,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项目小组、敏捷团队、工作专班等形式,建立敏捷反应机制,增强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对总行政策要求的快速响应,推动决策执行的高效化、扁平化、规范化。
(四)强化科技赋能,以数字化为动能引擎,持续拓展数字金融生态场景
1.构建数智金融综合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改革+场景化应用”升级全场景、全链条、全产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的数字化生态体系。积极探索“电、气、水、料”等重点场景业务,通过深挖场景持续提升数智化服务能力,针对大型央国企供应链上民营制造业企业用电、用水等真实场景,推出电费证与电费白条等产品,给予民营制造业企业融资支持,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深挖数据价值加强数据运用。以数字化金融平台和产品向传统金融模式中的弱势群体下沉金融服务,深入挖掘企业经营管理数据价值,加强各类信用数据应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创新运用数智贷、数易贷、数科贷等多种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高效便捷信贷需求,全面提升金融供给广度和深度;有效运用大数据科技手段,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外贸发展。通过获取企业出口收汇数据,应用系统大数据分析,通过系统自动计算民营中小微出口型企业授信额度,解决企业的日常经营融资需求。
(五)升级服务体系,完善考核、优化风控,建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
1.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不断优化贷款前中期流程,通过内部流程再造,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使客户能够更快地获得贷款;运用差异化政策,扩大目标客户服务覆盖面,使更多有资金需求的客户能够享受到小微贷款服务。例如,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可提供最高2000万的信用额度支持。
2.完善资源倾斜、考核激励机制。加大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对于民营企业中符合中长期制造业贷款、绿色信贷、供应链金融贷款等给予一定经营政策加计激励,对民营企业中科创再贷款、小微企业贷款、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等给予一定FTP优惠。
3.优化风控理念提升数字风控能力。切实注重第一还款来源,跳出“当铺文化”,破除“抵押物崇拜”,在有效把控信贷业务实质风险的前提下,避免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持续提升自身的信贷能力;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通过引入上海联合征信的数据,加强税务、电力、发票等信用数据的应用,开展风控模型运算,加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数字风控能力。
下一步,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完善民营企业服务机制,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完善考核机制、优化风控理念等举措,切实提升服务民营经济质效。